华东数控跌033%成交额772504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98858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展示 > 龙门磨床

华东数控跌033%成交额772504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98858万

2025-08-01 22:57:02 作者: 龙门磨床
详细介绍:

  8月1日,华东数控跌0.33%,成交额7725.04万元,换手率2.73%,总市值28.26亿元。

  1、公司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数控机床、普通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营业业务产品有数控龙门铣床(龙门加工中心)、数控龙门磨床、数控外圆磨床、万能摇臂铣床、平面磨床、动静压主轴等机床和功能部件。

  2、公司是以研发、 生产和销售数控机床、 普通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营业业务产品有数控龙门铣床(龙门加工中心)、 数控龙门磨床、数控外圆磨床、 万能摇臂铣床、 平面磨床、 动静压主轴等机床和功能部件。 公司是中国机床行业生产、 销售数控龙门导轨磨床数量较多、 规模较大的机床制造企业。公司生产的工作台宽 1.2 米至 3 米、 工作台长 2.5 米到 16 米等不一样的规格的数控龙门导轨磨床, 在沈阳、 大连、 上海、 宝鸡、 云南、 江苏等地的数十家机床制造企业作为工作母机使用, 并被大范围的使用在航空航天、 军工及装备制造行业。

  3、公司是目前国内同时具有先进的龙门磨床和龙门铣床的设计和生产能力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世界第二台的博格式轨道板专用数控磨床,打破制造业强国德国在这一领域长期垄断局面。公司数字控制机床已达到全部机床数量的60%,设备数控化率在国内同行业中领先。在普通铣磨床市场占有率稳定在18%左右,在数控龙门机床市场占有率约8%,且逐年增长。

  4、公司预计2025-01-01到2025-06-30业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万元至1500万元,增长幅度为77.05%至165.58%,基本每股盈利0.03元至0.05元;上年同期业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4.81万元,基本每股盈利0.02元;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今日主力净流入-871.56万,占比0.12%,行业排名196/243,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1.24亿,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4769.50万,占总成交额的9.81%。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07元,近期筹码减仓,但减仓程度减缓;目前股价靠近支撑位9.19,注意支撑位处反弹,若跌破支撑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下跌行情。

  资料显示,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崮山镇金诺路130号,成立日期2002年3月4日,上市日期2008年6月12日,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涉及数字控制机床、普通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数字控制机床产品82.02%,普通机床产品15.30%,其他(补充)1.86%,机床配件0.82%。

  华东数控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QFII持股、工业母机、基金重仓、机械等。

  截至3月31日,华东数控股东户数6.09万,较上期增加2.68%;人均流通股5045股,较上期减少2.61%。2025年1月-3月,华东数控实现营业收入8013.37万元,同比减少0.48%;归母净利润796.32万元,同比增长47.45%。

  分红方面,华东数控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62.43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华东数控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位居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565.3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38.80万股。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27.20万股,为新进股东。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44岁女演员于娜罕见露面,与此前判若两人,本人回应:会全力以赴减肥!曾主演《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马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记得提前准备这些数学教具! 一盒全都配齐了,利用教具更好理解,孩子学的更轻松~#一...

  马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记得提前准备这些数学教具! 一盒全都配齐了,利用教具更好理解,孩子学的更轻松~#一...

  “投资于人”时代来了:中国首次全方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每年有望释放超千亿消费增量


微信公众号